乙肝在臨床上可以大致分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具體症狀如下:
1、急性乙肝:這類患者在臨床上比例較少,主要表現為發熱、倦怠、乏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肝區不適,甚至出現腹瀉、便祕等消化道症狀。黃疸期患者的自覺症狀逐漸好轉,發熱消退,尿色加深、鞏膜及面板出現黃染,且逐漸加深。肝功能指標明顯升高,膽紅素也會增高。規範治療後,指標會有所改善,症狀也會消失。
2、慢性乙肝:這類患者佔據臨床的大多數。早期症狀相對較輕,包括乏力、頭暈、食慾減退等,也可能會反覆出現。隨著病情的加重,還會出現肝掌、蜘蛛痣、肝脾腫大等症狀。當疾病發展到肝硬化失代償期或肝細胞癌時,還會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腹水、肝腎綜合徵、肝肺綜合徵等併發症。肝功能指標和彩超檢查的結果會顯示不同程度的酶學升高,以及慢性肝炎的影像學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