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後便上有血通常被考慮為直腸出血或痔瘡引起。直腸出血或痔瘡往往在直腸部位發生,導致大便表面出現血跡,或者在排便後出現滴血現象,衛生紙上也會出現鮮紅的血液痕跡。直腸出血的常見原因包括直腸炎、直腸息肉和直腸潰瘍。
當直腸出現腫瘤時,除了大便表面有血液之外,還可能伴有下腹疼痛、大便變細以及大便表面出現溝槽狀改變等症狀。此外,如果出血發生在直腸以上部位,血液通常會與大便混合在一起。為了確定具體的出血原因和發生在哪個部位,需要進行腸鏡檢查,以觀察肛管、結腸和直腸是否有器質性病變。在必要時,還可以進行病理化驗檢查來確定病變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