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的拦截器和JSR303的使用

2023-09-13 08:06:16

目录

一、JSR303

二、拦截器(interceptor)


一、JSR303

1.1.什么是JSR303

   JSR 303,它是Java EE(现在称为Jakarta EE)规范中的一部分。JSR 303定义了一种用于验证Java对象的标准规范,也称为Bean验证。

        Bean验证是一种用于验证对象属性的框架,它可以确保对象符合特定的规则和约束。这些规则可以包括字段的非空性、长度限制、格式验证等。通过使用Bean验证,开发人员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轻松地定义和应用验证规则,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2 为什么要使用JSR-303
        当我们开发应用程序时,经常需要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验证,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例如,我们可能需要验证用户注册表单中的用户名是否符合要求、密码是否足够强壮、电子邮件地址是否有效等等。

        在学这个之前我们都是通过前端进行验证的,如果说前端代码校验没写好又或者是对于会一点编程的人来说,可以直接绕过前端发请求(通过类似Postman这样的测试工具进行非常数据请求),把一些错误的参数传过来,这样是不安全的。

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前端做一套校验,后端再做一套校验,这样安全性就能够大大得到提升了。
 

1.3.常用注解
注解    说明
@Null    用于验证对象为null
@NotNull    用于对象不能为null,无法查检长度为0的字符串
@NotBlank    只用于String类型上,不能为null且trim()之后的size>0
@NotEmpty    用于集合类、String类不能为null,且size>0。但是带有空格的字符串校验不出来
@Size    用于对象(Array,Collection,Map,String)长度是否在给定的范围之内
@Length    用于String对象的大小必须在指定的范围内
@Pattern    用于String对象是否符合正则表达式的规则
@Email    用于String对象是否符合邮箱格式
@Min    用于Number和String对象是否大等于指定的值
@Max    用于Number和String对象是否小等于指定的值
@AssertTrue    用于Boolean对象是否为true
@AssertFalse    用于Boolean对象是否为false

1.4 使用示例 

1导入JSR303依赖

<!-- JSR303 -->
<hibernate.validator.version>6.0.7.Final</hibernate.validator.version>
 
<!-- JSR303 -->
<dependency>
    <groupId>org.hibernate</groupId>
    <artifactId>hibernate-validator</artifactId>
    <version>${hibernate.validator.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package com.lya.model;

import lombok.AllArgsConstructor;
import lombok.Data;
import lombok.NoArgsConstructor;
import org.hibernate.validator.constraints.NotBlank;

@Data//相当于set get toString方法
@AllArgsConstructor //有参构造器
@NoArgsConstructor //无参构造器

public class book {

    @NotBlank(message = "书籍编号不能为空")
    private Integer bid;
    @NotBlank(message = "书籍名称不能为空")
    private String bname;
    @NotBlank(message = "书籍价格不能为空")
    private Float price;

    private String pic = "暂未上传图片";


    public Integer getBid() {
        return bid;
    }

    public void setBid(Integer bid) {
        this.bid = bid;
    }

    public String getBname() {
        return bname;
    }

    public void setBname(String bname) {
        this.bname = bname;
    }

    public Float getPrice() {
        return price;
    }

    public void setPrice(Float price) {
        this.price = price;
    }

    public String getPic() {
        return pic;
    }

    public void setPic(String pic) {
        this.pic = pic;
    }

前端代码: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page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书籍的编辑界面</title>
</head>
<body>
<form action="${pageContext.request.contextPath }/clz/${empty bs ? 'add' : 'edit'}" method="post">
    id:<input type="text" name="bid" value="${bs.bid }"><span style="color: red">${Map.bid}</span><br>
    bname:<input type="text" name="bname" value="${bs.bname }"><span style="color: red">${Map.bid}</span><br>
    price:<input type="text" name="price" value="${bs.price }"><span style="color: red">${Map.bid}</span><br>
    <input type="submit">
</form>
</body>
</html>

1.5 @Validated与@Valid区别

@Validated:

Spring提供的

支持分组校验

可以用在类型、方法和方法参数上。但是不能用在成员属性(字段)上

由于无法加在成员属性(字段)上,所以无法单独完成级联校验,需要配合@Valid

@Valid:

JDK提供的(标准JSR-303规范)

不支持分组校验

可以用在方法、构造函数、方法参数和成员属性(字段)上

可以加在成员属性(字段)上,能够独自完成级联校验

二、拦截器(interceptor)


 2.1 什么是拦截器 ?
  SpringMVC的处理器拦截器,类似于Servlet开发中的过滤器Filter,用于对处理器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还有请求拦截和过滤。依赖于web框架,在实现上基于Java的反射机制,属于面向切面编程(AOP)的一种运用。由于拦截器是基于web框架的调用,因此可以使用Spring的依赖注入(DI)进行一些业务操作,同时一个拦截器实例在一个 controller生命周期之内可以多次调用。

拦截器主要用于实现以下功能:

预处理操作:拦截器可以在请求被处理之前进行一些预处理操作,例如参数校验、权限验证、请求日志记录等。这样可以在进入具体的请求处理逻辑之前,对请求进行一些统一的处理。
后处理操作:拦截器可以在请求处理完成后进行一些后处理操作,例如统一的异常处理、结果封装、响应日志记录等。这样可以在请求处理完成后,对响应进行一些统一的处理。
请求拦截和过滤:拦截器可以对请求进行拦截和过滤,根据一定的条件判断是否允许请求继续处理。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权限进行拦截,如果用户没有权限访问某个资源,可以直接拦截请求并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2.2 拦截器与过滤器的区别   
什么是过滤器(Filter):

        依赖于servlet容器。在实现上基于函数回调,可以对几乎所有请求进行过滤,但是缺点是一个过滤器实例只能在容器初始化时调用一次。使用过滤器的目的是用来做一些过滤操作,比如:在过滤器中修改字符编码;在过滤器中修改HttpServletRequest的一些参数,包括:过滤低俗文字、危险字符等。

过滤器(filter)

1.filter属于Servlet技术,只要是web工程都可以使用

2.filter主要由于对所有请求过滤

3.filter的执行时机早于Interceptor

拦截器(interceptor)

1.interceptor属于SpringMVC技术,必须要有SpringMVC环境才可以使用

2.interceptor通常由于对处理器Controller进行拦截

3.interceptor只能拦截dispatcherServlet处理的请求

2.3 拦截器的应用场景及作用
权限验证:拦截器可以用于验证用户的权限,例如检查用户是否登录、是否具有访问某个资源的权限等。通过拦截请求并进行权限验证,可以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日志记录:拦截器可以用于记录请求和响应的日志信息,包括请求的URL、请求参数、处理时间、响应结果等。通过记录日志,可以方便地进行系统的监控、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
参数预处理:拦截器可以对请求参数进行预处理,例如对参数进行验证、转换、修正等操作。这样可以确保请求参数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减少错误和异常的发生。
异常处理:拦截器可以用于统一处理请求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通过拦截异常并进行统一的处理,可以提供友好的错误提示页面或返回特定的错误信息,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用户体验。
缓存控制:拦截器可以用于控制缓存的使用,例如根据请求的URL、参数等条件判断是否使用缓存,以及缓存的过期时间等。通过拦截请求并进行缓存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请求重定向:拦截器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对请求进行重定向,将请求转发到其他的URL或处理器进行处理。通过拦截请求并进行重定向,可以实现请求的转发、路由和流程控制。
统一处理:拦截器可以用于实现一些统一的处理逻辑,例如对请求进行统一的编码转换、字符集设置、响应头设置等。通过拦截请求并进行统一处理,可以提高系统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拦截器在Web开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对请求进行拦截、处理和修改,实现权限验证、日志记录、参数预处理、异常处理、缓存控制、请求重定向和统一处理等功能。通过使用拦截器,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性能和可维护性。

2.4 快速入门

2.4.1 创建拦截器

package com.lya.intercepto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HandlerIntercepto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odelAndView;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
1. 定义拦截器类,实现HandlerInterceptor接口
2. 注意当前类必须受Spring容器控制
 */
public class One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OneInterceptor】:preHandle...");
 
        return tr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ost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OneInterceptor】:postHand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Exception ex)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OneInterceptor】:afterCompletion...");
    }
}

2.4.2 配置拦截器

在spring-mvc.xml中配置:

    <!--配置拦截器-->
    <mvc:interceptors>
        <bean class="com.lya.interceptor.OneInterceptor"></bean>
    </mvc:interceptors>
  • preHandle:用于对拦截到的请求进行预处理,方法接收布尔(true,false)类型的返回值,返回true:放行,false:不放行。

    执行时机:在处理器方法执行前执行

    方法参数

    参数说明
    request请求对象
    response响应对象
    handler拦截到的方法处理

  • postHandle:用于对拦截到的请求进行后处理,可以在方法中对模型数据和视图进行修改

    执行时机:在处理器的方法执行后,视图渲染之前

    方法参数

    参数说明
    request请求对象
    response响应对象
    handler拦截到的处理器方法
    ModelAndView处理器方法返回的模型和视图对象,可以在方法中修改模型和视图

  • afterCompletion:用于在整个流程完成之后进行最后的处理,如果请求流程中有异常,可以在方法中获取对象

    执行时机:视图渲染完成后(整个流程结束之后)

    方法参数

    参数说明
    request请求参数
    response响应对象
    handler拦截到的处理器方法
    ex异常对象

2.5.拦截器链

如果多个拦截器能够对相同的请求进行拦截,则多个拦截器会形成一个拦截器链,主要理解拦截器链中各个拦截器的执行顺序。拦截器链中多个拦截器的执行顺序,根拦截器的配置顺序有关,先配置的先执行。

public class Two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TwoInterceptor】:preHandle...");
​
        return tru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post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TwoInterceptor】:postHandle...");
​
    }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Exception ex)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TwoInterceptor】:afterCompletion...");
    }
}
    <!-- 多拦截器(拦截器链)-->
    <mvc:interceptors>
        <mvc:interceptor>
            <mvc:mapping path="/**"/>
            <bean class="com.lya.interceptor.OneInterceptor"/>
        </mvc:interceptor>
        <mvc:interceptor>
            <mvc:mapping path="/book/**"/>
            <bean class="com.lya.interceptor.TwoInterceptor"/>
        </mvc:interceptor>
    </mvc:interceptors>

2.6.用户登录权限案例

public class Login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implements】:preHandle...");
        StringBuffer url = request.getRequestURL();
        if (url.indexOf("/login") > 0 || url.indexOf("/logout") > 0){
            //        如果是 登录、退出 中的一种
            return true;
        }
//            代表不是登录,也不是退出
//            除了登录、退出,其他操作都需要判断是否 session 登录成功过
        String uname = (String) request.getSession().getAttribute("uname");
        if (uname == null || "".equals(uname)){
            response.sendRedirect("/page/login");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post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throws Excep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Exception ex) throws Exception {

    }
}

SpringMVC.xml

<mvc:interceptors>
            <bean class="com.lya.interceptor.LoginInterceptor"></bean>
</mvc:interceptors>

LoginController.java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in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login")
    public String login(HttpServletRequest req){
        String uname = req.getParameter("uname");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getSession();
        if ("zs".equals(uname)){
            session.setAttribute("uname",uname);
        }
        return "redirect:/clz/list";
    }

    @RequestMapping("/logout")
    public String logout(HttpServletRequest req){
        req.getSession().invalidate();
        return "redirect:/clz/list";
    }
}

登录jsp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language="java" %>
<html>
<head>
    <title>登陆页面</title>
</head>
<body>
<h1>登陆页面</h1>
<form action="/login" method="post">
    用户名:<input name="uname">
    <input type="submit">
</form>
</body>
</html>

更多推荐

MySQL高频面试题

1.数据库存储引擎有:MyIsam、InnoDB、Memory、Archive、Federated2.InnoDB采用的是B+树结构存储,B树的每个节点对应innoDB的一个page,一个page的大小一般为16K,非叶子节点只有键值,叶子节点包含完整数据适用场景:1)经常更新的表,适合处理多重并发的更新请求。2)支持

静态顺序表及基本操作具体实现

静态顺序表及几个基本操作🎑定义一个顺序表🎑初始化——置空顺序表🎑创建一个顺序表🎑打印顺序表各结点的值🎊🎊顺序表基本操作🎃头插🎃尾插🎃头删🎃尾删🎊🎊查找🎋查找第i个节点的值🎋查找值为x的结点🎋在主函数中实现🎊🎊插入🎋在第i个位置添加元素x🎋在主函数中实现🎊🎊删除🎋删除顺序表中p

面试问题之如何解释微服务

这次的面试还是感觉非常愉快,没有那么憋屈,问的问题也非常有意思。问题假设现在有一个人完全不懂微服务,你能和对方解释下什么是微服务吗?面试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要完全回答好,感觉不是那么容易。什么是微服务很多人都知道现代的开发流程多是前后端分离,后端采用部署服务的方式来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是可以根据业务来进行区分,也可以是根据架

Jmeter怎么实现接口关联?

用于接口测试时,后一个接口经常需要用到前一次接口返回的结果,应该如何获取前一次请求的结果值,应用于后一个接口呢,拿一个登录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获取。1、打开jmeter,新建一个测试计划,在测试计划里新建一个线程组,新建一个登录的http请求,如图所示:2、查看登录返回的结果:3、充值接口需登录后才能操作,此时可以使用co

Hive 优化建议与策略

目录​编辑一、Hive优化总体思想二、具体优化措施、策略2.1分析问题得手段2.2Hive的抓取策略2.2.1策略设置2.2.2策略对比效果2.3Hive本地模式2.3.1设置开启Hive本地模式2.3.2对比效果2.3.2.1开启前2.3.2.2开启后2.4Hive并行模式2.5Hive严格模式2.5.1严格模式实现

Swift学习内容精选(二)

Swift类是构建代码所用的一种通用且灵活的构造体。我们可以为类定义属性(常量、变量)和方法。与其他编程语言所不同的是,Swift并不要求你为自定义类去创建独立的接口和实现文件。你所要做的是在一个单一文件中定义一个类,系统会自动生成面向其它代码的外部接口。类和结构体对比Swift中类和结构体有很多共同点。共同处在于:定

ZooKeeper学习笔记

目录1概述2安装3zoo.cfg配置4zk集群配置5客户端5.1节点类型5.2节点数据操作5.3监听器6springboot客户端7服务注册与发现7.1zk集群端7.2业务服务端7.3业务客户端8分布式锁9Curator框架1概述zk是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观察者模式)zk是一个服务管理框、协调框架;zk服务本身也是

Docker从认识到实践再到底层原理(六-1)|Docker容器基本介绍+命令详解

前言那么这里博主先安利一些干货满满的专栏了!首先是博主的高质量博客的汇总,这个专栏里面的博客,都是博主最最用心写的一部分,干货满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高质量博客汇总然后就是博主最近最花时间的一个专栏《Docker从认识到实践再到底层原理》希望大家多多关注!Docker从认识到实践再到底层原理什么是容器通俗地讲,容器是镜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纹理表示&卷积神经网络-纹理表示-[北邮鲁鹏]

目录标题参考文章纹理定义纹理的分类规则纹理随机纹理纹理的表示方法基于卷积核组思路什么卷积核组卷积核类型(边缘、条形、点状)卷积核尺度(3~6个尺度)卷积核的方向卷积核组的设计表示步骤步骤一:设计卷积核组。步骤二:利用卷积核组对图像进行卷积操作获得对应的特征响应图组。步骤三:利用特征响应图的某种统计信息来表示图像中的纹理

计算机视觉(CV)技术

计算机视觉(CV)技术的优势:1.自动化和效率:计算机视觉可以自动地完成冗长和繁重的任务,并且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数据处理。2.准确性:计算机视觉使用数学算法和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高准确性的结果,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算法改进准确性。3.可视化:计算机视觉可以将数据可视化,可以让人类更好地理解数据。4.非接触性:计算机视

Nuxt 菜鸟入门学习笔记:路由

文章目录路由Routing页面Pages导航Navigation路由参数RouteParameters路由中间件RouteMiddleware路由验证RouteValidationNuxt官网地址:https://nuxt.com/路由RoutingNuxt的一个核心功能是文件系统路由器。pages/目录下的每个Vue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