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实验二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023-09-22 12:51:38

实验二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 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及切换命令;

掌握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掌握交换机mac地址的查看与管理方法。

  • 实验设备
  1. 以太网交换机一台
  2. 服务器一台
  3. PC机五台
  4. 配置电缆、网线若干
  • 网络拓扑及IP地址分配

给计算机Pc0~Pc4配置IP地址,分别是192.168.1.1、

192.168.1.2、192.168.1.3 、192.168.1. 4、192.168.1.5;

  • 实验过程

实验用到的PC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的配置过程描述、配置界面截图、以及网络连通性验证过程,包括输入的命令,命令执行结果(截图)等

实验内容1:交换机的配置方式

带外管理(本地配置)

拓扑图: 使用串行线连接PC的RS232口与交换机的 consol口

通过PC机的Terminal登录交换机

按回车进入客户模式

实验内容2: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及密码设置

• 进入交换机的第一个模式为用户模式,系统提示符为 switch>

– switch>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进入交换机f0/5的端口配置模式

– Switch(config-if)# Exit     !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 Switch(config)# End !直接退回特权模式

• 设置或修改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为123456,则需要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以下命令:

–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654321

– Switch(config)#end !返回特权模式

– Switch# write !保存配置信息

• 输入exit退回到用户模式,再次输入exit退出用户模式,然后再次尝试进入到特权模式,验证是否需要输入密码。

验证结果:需要密码

Line配置模式

•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line console 0命令进入Line配置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对控制台端口设置用户级登录密码。

• 为consol端口配置用户密码

– Switch>enable

– Switch#conf term

– 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 654321

– Switch(config-line)#login

– Switch(config-line)#end

– Switch#write

• 输入exit退回到用户模式,再次输入exit退出用户模式,然后再次尝试进入到特权模式,验证是否需要输入密码。

验证结果:需要密码

交换机命令的帮助信息

• switch>? !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可执行的命令

• switch#co? !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co开头的命令

• switch#copy ? !显示copy命令后可执行的参数命令的简写

l 交换机命令行支持命令简写,每个单词可只写前4个字母

• Switch#conf term

!该命令代表configure termina

实验内容3:配置系统名称

• 步骤1: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 步骤2: hostname name   !设置系统名称,名称必须由可打印字符组成,长度不能超过255个字节。

• 步骤3: end        !回到特权模式。

• 步骤4 show running-config   !验证你的配置。

• 可以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no hostname来将系统名称恢复位缺省值。

实验内容4: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 步骤1: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 步骤2: Interface fastethernet0/5    !进入交换机f0/5的端口配置模式

• 步骤3: 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 步骤4: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

• 步骤5:no shutdown     !开启端口,使之能转发数据

• 步骤6: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0/5       !查看交换机端口的配置信息

实验内容5: 交换机的MAC地址

• MAC地址表(即交换机的转发表)包含了用于在端口间转发帧的地址信息,有动态、静态、过滤三种类型的地址表。

1. 动态地址:

– 交换机通过接收到的帧逆向学习得到的MAC 地址。交换机通过逆向学习算法不断更新其动态地址表。

– 交换机复位后,所有动态地址都将丢失,交换机需要重新学习。

2. 静态地址

– 静态地址是手工添加的MAC地址。与动态地址功能相同,不过相对动态地址而言,静态地址只能手工进行配置和删除(不能学习和老化),静态地址将保存到配置文件中,即使交换机复位,静态地址也不会丢失。

查看地址表

• 在特权配置模式下输入如下命令

show mac-address-table address !查看MAC地址表

– address:可以是空、dynamic、static或者interface <接口>。

• 例:

– show mac-address-table        !显示所有类型的MAC地址信息

– show mac-address-table dynamic        !显示所有动态地址信息

– show mac-address-table static             !显示所有静态地址信息

– show mac-address-table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显示接口FastEthernet0/3的所有类型的地址信息

删除动态地址

• 进入特权配置模式

clear mac-address-table dynamic     !删除交换机上所有的动态地址

静态地址的添加与删除

• 全局配置模式下

• mac-address-table static mac-addr vlan vlan-id interface interface-id    !添加静态地址

– mac-addr : 指定表项对应的目的MAC 地址

– vlan-id: 指定该地址所属的VLAN(目前输入1即可)

– interface-id:包将转发到的接口(可以是物理端口或AggregatePort)当交换机在vlan-id 指定的VLAN 上接收到以mac-addr 指定的地址为目的地址的包时, 这个包将被转发到interface-id指定的接口上。

• no mac-address-table static mac-addr vlan vlan-id interface interface-id ! 删除指定静态地址表项。

实验拓扑

• 1、查看地址表

(1)给计算机Pc0~Pc4配置IP地址,分别是192.168.1.1、

192.168.1.2、192.168.1.3 、192.168.1. 4、192.168.1.5;

(2)互相ping一下各计算机;

(3)特权配置模式下,执行命令:

show mac-address-table !显示所有MAC地址

show mac-address-table dynamic !显示所有动态地址

show mac-address-table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显示接口FastEthernet0/1的所有类型的地址

配置一个静态地址

(1)查看pc3的MAC地址;

00d0.ff64.69d1

(2)确认pc3连接的交换机端口;

(3)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后,输入命令:

mac-address-table static <pc3的MAC地址> vlan 1 interface <pc3所连接的端口>

(4)退回特权模式,输入:

show mac-address-table !显示所有类型的MAC地址信息

show mac-address-table static !显示所有静态地址

show mac-address-table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 显示指定接口的地址信息

更多推荐

[maven] 使用 Nexus 管理 repository

[maven]使用Nexus管理repository大概是说还有一篇笔记,两篇内容,maven的内容就差不多过完了。这一篇笔记主要记一下maven的central管理部分,之前提到过我们公司用的就是nexux做了一个镜像,这里也会用docker去创建一个本地的nexus三合一的话内容就拆得太长了……所以这里nexus的

ARM64 SMP多核启动详解1(spin_table)

1.简介处理器架构:arm64uboot版本:uboot-2023内核源码:linux-5.10ubuntu版本:20.04.1一般嵌入式系统使用的都是对称多处理器(SymmetricMulti-Processor,SMP)系统,包含了多个cpu,这几个cpu都是相同的处理器,如4核Contex-A53。但是在系统启动

【MySQL 45讲笔记】

文章目录第一讲:一条SQL查询语句是如何执行的?第二讲:一条SQL更新语句是如何执行的?第三讲:事务隔离,为什么你改了我还看不见第四讲:深入浅出索引(上)第五讲:深入浅出索引(下)第六讲:全局锁和表锁,给表加个字段怎么有这么多阻碍?第七讲:行锁功过,怎么减少行锁对性能的影响?第八讲:事务到底是隔离的还是不隔离的?第九讲

详解JAVA远程debug

目录1.什么是远程debug?2.远程debug普通JAVA程序环境测试程序程序启动指令编译器配置3.远程debugJAVAWeb程序4.远程debugspringboot程序1.什么是远程debug?远程debug,也就是可以在本地debug远端部署的程序,这对于定位远端环境中的问题非常有用,之所以我们说是远端环境,

AT APDU

AT+CCHO是一个AT指令,用于在你的SIM卡应用程序中打开一个逻辑通道。这个命令让TE返回一个由UICC分配的逻辑通道。UICC将开启一个新的通道,选择由dfname标识的应用。然后你可以使用AT+CGLA命令将APDU发送到应用程序,最后使用AT+CCHC命令关闭到应用程序的通道。这意味着你需要编写一个SIM卡应

文件内容显示

一.浏览普通文件.1.文件内容查看1.1.1.cat命令作用:查看文件内容,适合数据量较少格式:cat-参数文件名参数:-n:显示行号,加上-b:文件中所有非空行增加行号,编号从1开始例:查看主机域名映射文件:[root@server~]#cat/etc/hosts127.0.0.1为回环地址::1为IPV6格式扩展:

【2023,学点儿新Java-48】变量与运算符 (阶段性复习):关键字和保留,回顾:标识符的命名规则,变量的基本使用

前情提要:【2023,学点儿新Java-47】常见字符集介绍:ASCII码、ISO-8859-1字符集、GBxxx字符集、Unicode码的缺陷、UTF-8|补充:条件运算符的练习【2023,学点儿新Java-46】条件运算符:语法格式及示例;基础练习:获取两个数/三个数中的较大值;星期运算|附:测试代码位运算符的使用

【SLAM】 前端-视觉里程计之特征点

前端-视觉里程计之特征点参考资料:以不变应万变:前端-视觉里程计之特征点视觉SLAM——特征点法task05本次了解了特征点是由关键子和描述子组成,并且对比了SIFT、SURF等七种获取特征点的方法,同时对比了SIFT、SURF和ORB方法之间的优劣,如果需要尺度和旋转不变性,SIFT和SURF可能更合适,但如果需要实

Docker自定义镜像

一、镜像结构镜像是将应用程序及其需要的系统函数库、环境、配置、依赖打包而成。镜像是分层结构,每一层称为一个LayerBaseImage层:包含基本的系统函数库、环境变量、文件系统其它:在BaseImage基础上添加依赖、安装程序、完成整个应用的安装和配置Entrypoint:入口,是镜像中应用启动的命令二、什么是Doc

JVM面试题-JVM内存结构解析(图文详解)

JVM内存结构共享和隔离线程共享区域:方法区、堆、直接内存线程隔离区域: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线程共享:定义一个变量或者一个方法,多线程都可以同时访问、修改这个方法或者变量线程隔离:就是数据不能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某些数据只属于一个线程1.程序计数器线程私有的。作用:记录线程执行到哪一步,保存的是字节码的行号

第九章 常用服务器的搭建

第九章常用服务器的搭建1.配置FTP服务器1.1.FTP简介​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是TCP/IP网络上两台计算机间传送文件的协议,FTP是在TCP/IP网络和Internet上最早使用的协议之一,它属于网络协议组的应用层。FTP客户机可以给服务器发出命令来下载文件、上传文件、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