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是一種骨科疾病,臨床查體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情況。在進行骨科臨床查體時,醫生可以觀察到股骨頸骨折患者患側下肢的一些特徵。首先,患側下肢會出現短縮和外旋畸形,這可以透過將雙下肢併攏後,觀察患側下肢與健側下肢的比較來證實。此外,醫生還可以透過觀察患者的外旋角度來判斷患側下肢的情況,一般外旋角度在45-60度之間。
此外,一些患者在股骨頸骨折後可能出現髖部腫脹或皮下瘀斑,還可能在髖關節以及腹股溝中點處出現壓痛。另外,在對下肢軸向進行叩擊時,患者可能會感到疼痛。由於疼痛的存在,患者的髖關節活動受到明顯限制。
部分股骨頸骨折還可能出現嵌插或內收型骨折,骨折斷端相對穩定。在骨折發生的早期,髖關節活動可能不會引起明顯的疼痛,甚至有些患者可以行走。然而,數天后髖部疼痛會逐漸加重,在活動後疼痛更加明顯,甚至有可能導致患者無法完全行走。
總之,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特點多種多樣,骨科臨床查體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透過觀察短縮、外旋畸形以及疼痛情況,醫生可以初步確定患者是否患有股骨頸骨折。針對不同型別的骨折,醫生應該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期達到更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