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Q-learning 算法 --2023博客之星候选--城市赛道

2023-09-14 11:03:21

Q-learning 是一种强化学习算法,用于解决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问题
什么是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问题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是一种用于建模序贯决策问题的数学框架。在MDP中,决策问题被建模为一个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数学模型
MDP由以下要素组成:

  1. 状态空间(State Space):一组可能的状态,用来描述系统的状态。例如,对于一个机器人导航问题,状态空间可以是所有可能的位置。

2. 行动空间(Action Space):一组可能的行动,代表决策者可以采取的行动。例如,机器人导航问题中的行动空间可以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

  1. 转移概率(Transition Probability):描述在给定状态下,采取某个行动后转移到下一个状态的概率。例如,机器人在某个位置采取向前行动后,转移到相邻位置的概率。

  2. 奖励函数(Reward Function):定义在每个状态和行动上的即时奖励。奖励函数可以鼓励或惩罚决策者采取特定的行动。

  3. 折扣因子(Discount Factor):用于衡量未来奖励的重要性。折扣因子决定了决策者对即时奖励和未来奖励的权衡。

MDP问题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最优的策略,该策略在给定的状态下选择最佳的行动,以最大化长期累积奖励。最优策略可以通过动态规划、值迭代、策略迭代等方法来求解。

在实际应用中,MDP可以用于许多决策问题,如机器人路径规划资源分配金融投资等。
那麽,我们通过python实现了一个基于Q-learning 算法的函数 q_learning。以下是代码示例:

def q_learning(zodiacs, target_length, num_episodes=1000, learning_rate=0.1, discount_factor=0.9):
    q_table = np.zeros((target_length + 1,
                        len(zodiacs)))  # 创建一个 Q 表格,大小为 `(target_length + 1) × len(zodiacs)`,
    # 初始化所有值为 0。Q 表格用于存储状态和动作的 Q 值。

    for episode in range(num_episodes):  # 根据指定的训练轮数 `num_episodes`,开始进行 Q-learning 算法的训练。
        state = np.random.randint(1,
                                  target_length)  # 随机选择初始状态
        # 在每个训练轮次开始时,随机选择一个初始状态 `state`,该状态的取值范围在 1 到 `target_length` 之间。
        done = False  # 设置一个标志变量 `done`,表示当前训练轮次是否结束。

        while not done:  # 在当前训练轮次内,进行 Q-learning 算法的迭代更新。
            action = np.argmax(q_table[state])  # 根据 Q 表选择动作,根据当前状态 `state` 在 Q 表格中选择具有最高 Q 值的动作 `action`。

            next_state = state + 1  # 进入下一个状态

            if next_state == target_length:  # 判断是否达到目标状态。
                # - 如果达到目标状态,设置奖励 `reward` 为 1,并将标志变量 `done` 设置为 True,表示当前训练轮次结束。
                # - 如果未达到目标状态,设置奖励 `reward` 为 0。
                reward = 1
                done = True
            else:
                reward = 0

            q_table[state, action] += learning_rate * (reward + discount_factor * np.max(q_table[next_state]) - q_table[
                state, action])  # 使用 Q-learning 更新 Q 表格中的 Q 值。
            # - `learning_rate` 是学习率参数,控制每次更新时新 Q 值的权重。
            # - `discount_factor` 是折扣因子参数,控制未来奖励的衰减程度。
            # - `np.max(q_table[next_state])` 表示在下一个状态 `next_state` 中选择具有最高 Q 值的动作的 Q 值。
            state = next_state  # 将当前状态更新为下一个状态,进行下一轮迭代。

    return q_table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基于 Q-learning 算法的函数 q_learning。Q-learning 是一种强化学习算法,用于解决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问题。

以下是对代码的详细解析:

  1. q_table = np.zeros((target_length + 1, len(zodiacs))):创建一个 Q 表格,大小为 (target_length + 1) × len(zodiacs),初始化所有值为 0。Q 表格用于存储状态和动作的 Q 值。

  2. for episode in range(num_episodes)::根据指定的训练轮数 num_episodes,开始进行 Q-learning 算法的训练。

  3. state = np.random.randint(1, target_length): 在每个训练轮次开始时,随机选择一个初始状态 state,该状态的取值范围在 1 到 target_length 之间。

  4. done = False:设置一个标志变量 done,表示当前训练轮次是否结束。

  5. while not done::在当前训练轮次内,进行 Q-learning 算法的迭代更新。

  6. action = np.argmax(q_table[state]):根据当前状态 state 在 Q 表格中选择具有最高 Q 值的动作 action

  7. next_state = state + 1:执行动作后,进入下一个状态 next_state,即当前状态加 1。

  8. if next_state == target_length::判断是否达到目标状态。

    • 如果达到目标状态,设置奖励 reward 为 1,并将标志变量 done 设置为 True,表示当前训练轮次结束。
    • 如果未达到目标状态,设置奖励 reward 为 0。
  9. q_table[state, action] += learning_rate * (reward + discount_factor * np.max(q_table[next_state]) - q_table[state, action]):使用 Q-learning 更新 Q 表格中的 Q 值。

    • learning_rate 是学习率参数,控制每次更新时新 Q 值的权重。
    • discount_factor 是折扣因子参数,控制未来奖励的衰减程度。
    • np.max(q_table[next_state]) 表示在下一个状态 next_state 中选择具有最高 Q 值的动作的 Q 值。
  10. state = next_state:将当前状态更新为下一个状态,进行下一轮迭代。

  11. 训练结束后,返回最终的 Q 表格 q_table

总结起来,这段代码通过随机选择初始状态和迭代更新 Q 表格,来学习和优化动作选择策略,以达到最大化累积奖励的目标。希望这个解析能够帮助你理解这段代码的作用和实现方式。

更多推荐

民安智库(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保障性住房满意度调查流程

保障性住房满意度调查的流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调查目的和范围:确定调查的目标,例如了解住户对住房质量、服务和政策的满意度。确定调查的范围,包括调查的地区、住房单位和住户群体。制定调查计划: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时间表、调查方法、样本大小、数据收集工具和分析计划。采样方法:选择适当的

Linux发散小知识

linux/unix哲学:KISS=KeepItSimpleandStuid。"提供一套机制,而不是策略",“万般皆文本,四处用脚本”unix的数据流追求简单化、通用性、可视性、设备无关,二进制肯定无法做到这些,因此文本成为最好的选择。正是采用了文本,所以多个shell命令管道才能容易首尾相接。Kernel启动时会产生

ChatGLM GPT原理介绍

图解GPT除了BERT以外,另一个预训练模型GPT也给NLP领域带来了不少轰动,本节也对GPT做一个详细的讲解。OpenAI提出的GPT-2模型(https://openai.com/blog/better-language-models/)能够写出连贯并且高质量的文章,比之前语言模型效果好很多。GPT-2是基于Tra

布局设计和实现:计算器UI【TableLayout、GridLayout】

一、使用TableLayout实现计算器UI1.新建一个空白项目布局根据自己的需求输入其他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Finish即可2.设计UI界面在res/layout文件夹中的XML文件中创建UI界面。在这个XML文件中,您可以使用TableLayout来设计计算器界面。2.1创建layout文件夹但是默认创建出来的项目

Window 10安装MySQL 5.7

1、访问如下链接进行下载:Mysql官方下载地址官方地址下载的东西没有那么多病毒~。这东西见仁见智吧哈哈~。有些人不怕这个。注意安装上面这个下面的是test2、填写mysql的环境变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桌面按下快捷键“Win+R”输入“controlsysdm.cpl,EnvironmentVariables”并点击

HEC-RAS 1D/2D水动力与水环境模拟教程

详情点击公众号技术科研吧链接:HEC-RAS1D/2D水动力与水环境模拟教程前言水动力与水环境模型的数值模拟是实现水资源规划、环境影响分析、防洪规划以及未来气候变化下预测和分析的主要手段。然而,一方面水动力和水环境模型的使用非常复杂,理论繁复;另一方面,免费的水动力和水环境软件往往缺少重要功能,而商业软件则非常昂贵。H

泡泡玛特海外布局动作不断,开启东南亚潮玩盛会

近日,泡泡玛特海外布局动作不断,9月8日至10日,泡泡玛特2023PTS潮流玩具展(下简称新加坡PTS)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成功举办,现场人气爆棚,三天吸引了超过2万观众入场,这也是泡泡玛特首次在海外举办大型潮玩展。9月20日,泡泡玛特泰国首店盛大开业,吸引超千名粉丝现场排队,并在当地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实际上,泡泡玛特泰

python浮点数比较的三种方法

在Python中,由于浮点数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方式是二进制的,因此进行浮点数比较时可能会出现精度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比较浮点数:使用近似比较:通过设置一个小的误差范围,在比较两个浮点数时,判断它们的差是否在这个误差范围内。例如,你可以定义一个epsilon值(即允许的误差范围)来比较两个浮点

国产自研BI系统,更懂中国企业数据分析需求

国产自研BI系统是指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商业智能(BI)系统,这类系统更加了解中国企业的数据分析需求,能够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奥威BI系统就是典型的国产自研,不仅了解中国企业的数据分析需求,还根据多年的经验为中国企业量身打造了多套标准化的BI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为中国企业提供更低风险、高效性、高性价比的智能

分布式锁实现方法

分布式锁什么时候需要加锁有并发,多线程有写操作有竞争关系场景:电商系统,下单流程:用户下单–>秒杀系统检查redis商品库存信息–>用户锁定并更新库存(mysql)—>秒杀系统更新redis问题:单机部署,单线程执行无问题,多线程并发操作会引起超卖解决:对用户下单后的步骤加锁,让线程排队,避免超卖(synchroniz

Caddy Web服务器深度解析与对比:Caddy vs. Nginx vs. Apache

🌷🍁博主猫头虎带您GotoNewWorld.✨🍁🦄博客首页——猫头虎的博客🎐🐳《面试题大全专栏》文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简单易学!欢迎大家来踩踩~🌺🌊《IDEA开发秘籍专栏》学会IDEA常用操作,工作效率翻倍~💐🌊《100天精通Golang(基础入门篇)》学会Golang语言,畅玩云原生,走遍大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