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基础篇】Java多线程编程详解:线程创建、同步、线程池与性能优化

2023-09-20 19:20:3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ava是一门强大的编程语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性之一是多线程支持。多线程允许我们在同一程序中同时执行多个任务,这大大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能力。本文将深入介绍Java线程的基础知识,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一些经验的开发人员,都将从中获益。

什么是线程?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线程是指在一个进程内部执行的独立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执行路径,可以独立运行。线程是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它允许我们实现并发执行,使得程序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Java中的线程

Java是一门多线程编程语言,它内置了多线程支持的类库和API,使得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创建和管理线程。在Java中,线程是通过java.lang.Thread类来表示的。您可以通过继承Thread类或实现Runnable接口来创建线程。

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

要创建一个线程,您可以继承Thread类,并重写run()方法来定义线程的执行逻辑。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的执行逻辑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 + i);
        }
    }
}

然后,您可以创建线程对象并调用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myThread.start(); // 启动线程
    }
}

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

除了继承Thread类,您还可以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来创建线程。这种方式更加灵活,因为一个类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以下是示例代码: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的执行逻辑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Runnable: " + i);
        }
    }
}

然后,您需要将Runnable对象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函数,并调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 // 创建线程并传入Runnable对象
        thread.start(); // 启动线程
    }
}

Callable和Future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还可以使用CallableFuture来创建线程,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方法,允许线程执行完毕后返回结果。这在需要获取线程执行结果时非常有用。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Task;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Integer> {
    public Integer call() {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10; i++) {
            sum += i;
        }
        return sum;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MyCallable myCallable = new MyCallable();
        FutureTask<Integer>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myCall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futureTask);
        thread.start();

        int result = futureTask.get(); // 获取线程执行结果
        System.out.println("线程执行结果:" + result);
    }
}

线程的生命周期

一个线程在其生命周期内会经历不同的状态。理解线程的生命周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线程的行为。Java中的线程可以处于以下几种状态:

  1. 新建状态(New): 当线程对象被创建但尚未启动时,线程处于新建状态。

  2. 就绪状态(Runnable): 当线程获得CPU时间片并执行时,线程处于就绪状态。

  3. 阻塞状态(Blocked): 当线程在等待某个条件的时候,会进入阻塞状态,直到条件满足。

  4. 终止状态(Terminated): 线程执行完任务或发生异常后,线程处于终止状态,不再执行。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线程的创建与启动。

Java 线程的生命周期

一个Java线程可以处于以下几种状态:

  1. 新建状态(New): 当线程对象被创建但尚未启动时,线程处于新建状态。

  2. 就绪状态(Runnable): 当线程获得CPU时间片并执行时,线程处于就绪状态。

  3. 运行状态(Running): 当线程获得CPU时间片并执行时,线程处于运行状态。

  4. 阻塞状态(Blocked): 当线程在等待某个条件的时候,会进入阻塞状态,直到条件满足。

  5. 等待状态(Waiting): 当线程等待某个条件的时候,会进入等待状态,直到条件满足。

  6. 超时等待状态(Timed Waiting): 当线程等待某个条件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超时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后线程会进入超时等待状态。

  7. 终止状态(Terminated): 线程执行完任务或发生异常后,线程处于终止状态,不再执行。

了解线程的生命周期对于编写多线程程序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需要根据线程的状态来进行合适的操作和控制。

创建与启动线程

在Java中,有两种常见的方式来创建和启动线程:

  1. 继承Thread类: 您可以创建一个继承自Thread类的子类,并重写run()方法来定义线程的执行逻辑。然后,创建线程对象并调用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

  2. 实现Runnable接口: 您可以创建一个实现Runnable接口的类,并重写run()方法来定义线程的执行逻辑。然后,创建线程对象,并将Runnable对象传递给线程的构造函数,并调用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

下面是两种方式的示例代码:

// 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的执行逻辑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 + i);
        }
    }
}

// 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的执行逻辑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Runnable: " + i);
        }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并启动继承Thread类的线程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myThread.start();

        // 创建并启动实现Runnable接口的线程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
        thread.start();
    }
}

线程的状态转换

一个线程在其生命周期内会经历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以下是线程可能的状态转换:

  1. 新建(New) -> 就绪(Runnable): 当线程对象被创建后,线程处于新建状态,但尚未启动。通过调用start()方法,线程将转换为就绪状态。

  2. 就绪(Runnable) -> 运行(Running): 当线程获得CPU时间片并开始执行时,线程从就绪状态转换为运行状态。

  3. 运行(Running) -> 就绪(Runnable): 当线程的时间片用完,或者主动调用yield()方法,线程将从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4. 运行(Running) -> 阻塞(Blocked): 当线程在等待某个条件时,例如等待I/O操作完成,线程将从运行状态转换为阻塞状态。

  5. 运行(Running) -> 终止(Terminated): 当线程的run()方法执行完毕,线程将从运行状态转换为终止状态。

  6. 就绪(Runnable) -> 终止(Terminated): 当线程的run()方法执行完毕,线程将从就绪状态直接转换为终止状态。

  7. 阻塞(Blocked) -> 就绪(Runnable): 当线程等待的条件满足时,线程将从阻塞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8. 阻塞(Blocked) -> 终止(Terminated): 当线程等待的条件不再满足,或者等待超时,线程将从阻塞状态转换为终止状态。

  9. 等待(Waiting) -> 就绪(Runnable): 当线程等待的条件满足时,线程将从等待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10. 等待(Waiting) -> 终止(Terminated): 当线程等待的条件不再满足,或者等待超时,线程将从等待状态转换为终止状态。

  11. 超时等待(Timed Waiting) -> 就绪(Runnable): 当线程等待的条件满足时,线程将从超时等待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12. 超时等待(Timed Waiting) -> 终止(Terminated): 当线程等待的条件不再满足,或者等待超时,线程将从超时等待状态转换为终止状态。

理解这些状态的转换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需要根据线程的当前状态来决定如何操作线程,以实现我们想要的并发行为。

线程的优先级

Java线程可以具有不同的优先级,用于告诉操作系统在竞争CPU时间片时应该优先考虑哪个线程。线程的优先级范围从1到10,默认优先级是5。您可以使用setPriority()方法设置线程的优先级,范围从1(最低优先级)到10(最高优先级)。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thread.setPriority(8); // 设置线程优先级为8

请注意,线程的优先级只是一个建议,操作系统可以选择是否遵守它。因此,不要过分依赖线程优先级来控制程序的行为。

线程的同步与互斥

在多线程编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多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或竞态条件。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使用线程的同步和互斥机制来确保线程安全。

synchronized关键字

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用于方法或代码块,它可以确保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被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这可以有效地避免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hronizedMethod() {
    // 线程安全的代码
}

或者使用synchronized代码块:

public void nonSynchronizedMethod() {
    // 非线程安全的代码

    synchronized (lockObject) {
        // 线程安全的代码
    }
    // 非线程安全的代码
}

volatile关键字

volatile关键字用于修饰变量,它可以确保一个线程对变量的修改对其他线程可见。当一个线程修改了一个volatile变量的值,其他线程将立即看到这个修改。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flag = false;

public void setFlagTrue() {
    flag = true;
}

public boolean isFlag() {
    return flag;
}

Lock和Condition

除了synchronizedvolatile,Java还提供了更灵活的锁机制,可以使用Lock接口和Condition接口来实现。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Condition;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Condition condition = lock.newCondition();

public void await() {
    lock.lock();
    try {
        condition.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void signal() {
    lock.lock();
    try {
        condition.signal();
    } finally {
        lock.unlock();
    }
}

使用LockCondition可以实现更复杂的线程同步和互斥逻辑,适用于更复杂的多线程应用程序。

线程池

在实际开发中,经常需要创建和管理大量的线程。如果每次都手动创建和销毁线程,会带来较大的开销。为了提高线程的创建和管理效率,可以使用线程池。

线程池是一组预先创建好的线程,可以重复使用来执行任务。Java提供了java.util.concurrent包,其中包含了线程池的相关类,例如ThreadPoolExecutor。通过使用线程池,可以更好地管理系统中的线程,提高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线程池示例: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public class ThreadPool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5);

        // 提交任务给线程池
        for (int i = 0; i < 10; i++) {
            Runnable task = new MyTask(i);
            executorService.submit(task);
        }

        // 关闭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
}

class My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taskId;

    public MyTask(int taskId) {
        this.taskId = taskId;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ask " + taskId + " is running.");
    }
}

线程安全的集合

在多线程编程中,经常需要使用集合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然而,传统的集合类(如ArrayListHashMap)不是线程安全的,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这些集合,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或异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提供了线程安全的集合类,例如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这些集合类使用了各种锁和同步机制,以确保多线程访问时的线程安全性。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

public class ThreadSafeCollection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currentHashMap<Integer, String>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 线程安全地添加元素
        map.put(1, "One");
        map.put(2, "Two");
        map.put(3, "Three");

        // 线程安全地遍历元素
        map.forEach((key, value) -> {
            System.out.println(key + ": " + value);
        });
    }
}

线程间通信

在多线程编程中,不同线程之间需要进行通信和协作。Java提供了多种线程间通信的机制,包括wait()notify()notifyAll()等方法,以及java.util.concurrent包中的LockCondition

以下是一个使用wait()notify()实现线程间通信的示例:

class SharedResource {
    private int data;
    private boolean newData = false;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roduce(int value) {
        while (newData) {
            try {
                wait(); // 等待消费者消费数据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data = value;
        newData = true;
        notify(); // 唤醒消费者线程
    }

    public synchronized int consume() {
        while (!newData) {
            try {
                wait(); // 等待生产者生产数据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newData = false;
        notify(); // 唤醒生产者线程
        return data;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haredResource sharedResource = new SharedResource();

        // 生产者线程
        Thread producer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5; i++) {
                sharedResource.produce(i);
                System.out.println("Produced: " + i);
            }
        });

        // 消费者线程
        Thread consumer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5; i++) {
                int value = sharedResource.consume();
                System.out.println("Consumed: " + value);
            }
        });

        producer.start();
        consumer.start();
    }
}

线程安全与性能

在多线程编程中,线程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同时也需要关注性能。过多的锁和同步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在线程安全和性能之间进行权衡。

一些常见的性能优化技巧包括:

  • 减小锁的粒度:只在必要的地方使用锁,避免过多的同步。
  • 使用线程池:重用线程可以减少线程创建和销毁的开销。
  • 使用线程安全的集合:选择合适的线程安全集合来减少同步开销。
  • 使用无锁数据结构:例如java.util.concurrent包中的ConcurrentHashMapConcurrentLinkedQueue,它们使用了无锁算法来提高性能。

结论

多线程编程是Java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和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但多线程编程也会带来复杂性和潜在的问题,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Java线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线程的创建与启动、线程的生命周期、线程的同步与互斥、线程池、线程安全的集合、线程间通信等内容。希望本文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线程编程,提高Java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

更多推荐

JS学习笔记

1.CSS1.1文档流-所有的元素默认情况下都是在文档流中存在的-文档流是网页的最底层-元素在文档流中的特点:-块元素1.默认宽度是父元素的全部2.默认高度被内容(子元素)撑开3.在页面中自上而下垂直排列-内联元素1.默认高度和宽度都被内容撑开2.在页面中自左向右水平排列,如果一行不足以容下所有的元素则换到下一行继续从

Scala编程语言

Scala编程语言一、Scala引入1、学习Scala的目的2、Scala的基本概念二、Scala环境搭建1、安装步骤2、配置环境变量3、测试Scala4、Scala与idea的集成5、关联源码6、class和object说明三、常用语法、变量和数据类型1、注释2、变量和常量3、标识符的命名规范4、字符串输出5、键盘输

Oracle 游标&子程序&触发器

文章目录一、游标1.隐式游标2.显示游标3.REF游标二、子程序1.存储过程1.1语法结构1.2案例讲解2.存储函数2.1语法结构2.2案例讲解3.程序包三、触发器1.触发器的基本讲解2.触发器的类型2.1语句级触发器2.2行级触发器2.3限制行级触发器一、游标游标的作用:处理多行数据,类似与java中的集合1.隐式游

Node.js(初学者)

🎬岸边的风:个人主页🔥个人专栏:《VUE》《javaScript》⛺️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目录必备条件在VisualStudioCode中试用NodeJS使用Express创建自己的第一个NodeJSWeb应用尝试使用Node.js模块必备条件在Windows或适用于Linux的Windows子系统上安

FreeSWITCH 1.10.10 简单图形化界面8 - 讯时FXO网关SIP注册公网IPPBX落地

FreeSWITCH1.10.10简单图形化界面8-讯时FXO网关SIP注册公网IPPBX落地0、界面预览1、创建一个话务台2、创建PBX分机中继并设置呼入权限3、设置呼出规则4、设置分机呼出权限5、设置FXO网关相关信息6、设置FXO网关中继线路呼入号码7、设置FXO网关呼叫路由(呼入及呼出)8、查看SIP中继状态F

室内探索无人机,解决复杂环境下的任务挑战!

前言室内探索无人机是一种专为在室内环境中进行任务的无人机系统。相比传统的人员部署,室内探索无人机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能够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中执行任务,用于未知环境的探索和特定目标的搜索。为完成无人机室内搜索与识别等复杂任务,阿木实验室推出了一套全新的室内无人机探索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自主定位、视觉SLAM模块、路径规

使用 Sahi 实现 Web 自动化测试

目录Web测试背景Sahi的特性和优势:基于上下文的页面识别机制:隐式页面加载响应等待机制:Sahi的工作原理:第一步:录制第二步:精炼脚本第三步:回放Sahi是TytoSoftware旗下的一个基于业务的开源Web应用自动化测试工具Sahi运行为一个代理服务器,并通过注入JavaScript来访问Web页面中的元素。

MongoDB 2023年度纽约 MongoDB 年度大会话题 -- MongoDB 数据模式与建模

开头还是介绍一下群,如果感兴趣PolarDB,MongoDB,MySQL,PostgreSQL,Redis,Oceanbase,等有问题,有需求都可以加群群内有各大数据库行业大咖,CTO,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加群请联系liuaustin3,在新加的朋友会分到2群(共1300人左右1+2+3+4)3群即将突破400(目前3

电力系统直流潮流分析【N-1】(Matlab代码实现)

💥💥💞💞欢迎来到本博客❤️❤️💥💥🏆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本文目录如下:🎁🎁🎁目录💥1概述📚2运行结果🎉3参考文献🌈4Matlab代码及文档讲解💥1概述该程序接受一个感受矩阵B=[NxN]和注入功

day28IO流(字节流&字符流)

1.IO概述1.1什么是IO生活中,你肯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当你编辑一个文本文件,忘记了ctrl+s,可能文件就白白编辑了。当你电脑上插入一个U盘,可以把一个视频,拷贝到你的电脑硬盘里。那么数据都是在哪些设备上的呢?键盘、内存、硬盘、外接设备等等。我们把这种数据的传输,可以看做是一种数据的流动,按照流动的方向,以内存为

Pikachu XSS(跨站脚本攻击)

文章目录Cross-SiteScriptingXSS(跨站脚本)概述反射型[xss](https://so.csdn.net/so/search?q=xss&spm=1001.2101.3001.7020)(get)反射型xss(post)存储型xssDOM型xssDOM型xss-xxss-盲打xss-过滤xss之ht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