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dis的优点
-
高性能:
redis
是基于内存的数据库,数据存储在RAM
中,读写速度很快 -
数据持久化:能够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咋磁盘上,防止数据丢失;两种持久化方式:快照和日志追加形式
-
简单丰富: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和易于使用的API
2. redis的缺点
-
内存限制:
redis
存储在内存中,因此受可用内存大小的限制 -
单线程模型:
redis
采用单线程来处理客户端请求,高并发场景下性能受到限制
3. 缓存雪崩
概念:同一时刻内,缓存大批量的失效,导致所有的请求直接到数据库中查询,导致数据库崩溃;
比如秒杀场景下,若缓存全部失效,导致所有请求到达数据库中
解决方法:批量向redis
中存数据时,将每个key
的失效时间加上随机数,保证数据不会再同一个时间内大面积失效
4. 缓存穿透
概念:查询一个数据库一定不存在的数据;数据查询时:先从缓存中查询,若缓存中没有数据,则去数据库中查询数据,若数据库中有数据则存入缓存,如果数据库中没有数据则不会放进缓存;
比如可能存在有人一直查询一个数据库中不存在数据的情况,从而导致数据库压力过大
解决方法:设置:在缓存中查询不到并且数据库中不存在的情况,将对应key
的value
设置为null
,直接返回即可;为每一个用户设置接口限流,无法大批量发送恶意攻击
5. 缓存击穿
概念:缓存击穿是假如一个热点key
不停的被大量访问,当key
过期瞬间,持续的并发就会击穿缓存,请求全部到达数据库中,引发雪崩的问题
解决方法:设置互斥锁:如果缓存key
失效,即取到的值value
为空的情况下,将请求访问设置为互斥关系,当线程访问数据库时,另一个线程必须等待,当访问数据库的线程访问结束并写入缓存后,另一个线程才允许去访问;
互斥锁:当有一个请求到达,若在缓存中命中,则直接返回;
若未命中,则尝试获取互斥锁,若未获取,则sleep
一段时间重新查询缓存;
若获取互斥锁则根据请求查询数据库值,将值写入redis
中,然后释放互斥锁,并返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