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檢測常採用碳14呼氣試驗。一般來說,胃酸具有強酸性,可以殺滅進入胃的病原菌,同時胃的蠕動推進作用也使得一般細菌難以在胃記憶體活。然而,1983年兩位學者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標本中查到了幽門螺桿菌。這說明幽門螺桿菌能在這種不利環境中存活的原因是,它能產生尿素酶來對抗胃酸,形成鹼性物質。碳14呼氣試驗利用了幽門螺桿菌具有尿素酶的特性。患者口服微量含有碳14的尿素,幽門螺桿菌自身就會產生尿素酶等一系列催化反應,最終透過收集呼氣樣本來判斷體內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需要注意的是,碳14呼氣試驗屬於放射性核素實驗,其半衰期相對較長。它釋放的是低能量純β射線。即使如此,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仍然應避免進行碳14呼氣試驗檢測。